园区发展动态周报(2021年10月-第2周)

来源: 长城战略咨询福州分公司      发布时间: 2022年01月17日     浏览量:{{ pvCount }}     【字体: 分享:

  

 一、领导视窗 

 

1.习近平出席《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

  10月12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在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习近平指出,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国际社会要加强合作,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习近平强调,第一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把人类活动限制在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对山水林田湖草沙进行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第二要以绿色转型为驱动,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效益;加强绿色国际合作,共享绿色发展成果。第三要以人民福祉为中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心系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保护环境、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消除贫困等多面共赢,增强各国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第四要以国际法为基础,维护公平合理的国际治理体系,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有效遵守和实施国际规则;设立新的环境保护目标应该兼顾雄心和务实平衡,使全球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公平合理。(中国科技网)

 

二、政策追踪

 

2.《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发布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纲要》指出,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工作。《纲要》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快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到2025年,实现标准供给由政府主导向政府与市场并重转变,标准运用由产业与贸易为主向经济社会全域转变,标准化工作由国内驱动向国内国际相互促进转变,标准化发展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标准化更加有效推动国家综合竞争力提升,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纲要》并就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提升产业标准化水平、完善绿色发展标准化保障、加快城乡建设和社会建设标准化进程、提升标准化对外开放水平、推动标准化改革创新、夯实标准化发展基础等作出明确部署。(全国科技创新中心)

 

3.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到2023年底,在国内主要城市初步建成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社会现代化治理、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民生消费升级的基础更加稳固,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有所突破、产业生态不断完善、应用规模持续扩大、支持体系更加健全。《行动计划》提出四大重点任务,在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方面,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补齐高端传感器、物联网芯片等产业短板,进一步提升物联网感知终端供给能力;推动技术融合创新;构建协同创新机制。在产业生态培育行动方面,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培育一批物联网领域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强产业集聚发展;支持产业特色鲜明、基础条件好、应用示范效果突出的地区建设物联网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持续发挥现有示范基地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在融合应用发展行动方面,对社会治理领域、行业应用领域、民生消费领域作出相应的应用部署。在支撑体系优化行动方面,要求积极推进IPv6规模应用、建立物联网全产业链标准图谱、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强化安全支撑保障等。(中国高新网)

 

4.六部门发文支撑引领民营企业提质增效升级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全国工商联、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发挥质量基础设施支撑引领民营企业提质增效升级作用的意见》。《意见》提出,力争到2025年,建立系统完备、平等获得、支撑有力、机制健全的民营企业质量基础设施服务保障体系。同时,《意见》明确了9个方面重点任务:引导民营企业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更好发挥民营企业质量创新重要作用,支持民营企业加强质量基础能力建设,加强民营企业质量人才队伍建设,弘扬优良的民营企业质量文化,强化民营企业质量技术服务,提升民营企业全链条质量水平,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全球竞争,优化民营企业发展政策环境等举措。此外,为保障各项措施有效落实,《意见》还要求加强统筹协调、督促引导、总结宣传。建立部门协调联络机制、民营企业沟通座谈工作机制。引导各地制定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引导窗口服务单位增强服务意识、优化流程、提高效能,引导社会组织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行业自律。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提质增效升级的良好氛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三、前沿科技

 

5.合肥高新区:获批建设国家智能语音创新中心

  10月13日,工信部在合肥组织召开国家智能语音创新中心建设方案专家论证会。经过专家组质询讨论,同意国家智能语音创新中心建设方案通过论证。安徽省智能语音创新中心由科大讯飞牵头发起,联合10家股东单位共同组建。该中心围绕“中国智能语音产业核心关键共性技术供给源头”的定位,聚焦多语种语音关键技术、AI芯片和工业声学等重点方向,开展智能语音共性关键技术研究。该中心已在多语种语音技术、声学传感麦克风阵列、工业声音数据库等方向取得关键突破和显著成效。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范书建对创新中心建设方案的顺利通过表示祝贺,并对未来的创新中心建设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要充分汇集行业创新力量,共同参与创新中心建设;二是要把共性技术研发始终摆在核心位置,突破行业技术瓶颈;三是要重视技术创新成果扩散,加快技术成果的对外转移和产业化;四是要坚持企业化运行机制,不断完善智能语音创新中心的现代化管理和运行体系,实现创新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合肥高新区)

 

 

 

动态编辑: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福州分公司 咨询师 林艳芳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福州分公司 咨询师 韩汶臻

联系人: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 福州分公司经理、合伙人 武小茜 18500973109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 福州分公司副经理 高少敏 1355252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