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发展动态周报(2021年12月-第2周)

来源: 长城战略咨询福州分公司      发布时间: 2022年02月25日     浏览量:{{ pvCount }}     【字体: 分享:
 
 一、政策追踪

 

1.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党组会议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近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十四五”支持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下称《方案》)的通知。在该《方案》中,除了支持“自贡、湘潭、萍乡、平顶山等城市打造新材料及环保装备制造基地”与“株洲、湘潭等城市有序推进土壤污染综合治理和腾退土地重金属及有机物污染环境调查评估与治理修复”等方案外,国家发改委还点名支持包括唐山、包头、鞍山、吉林、大庆等在内的“钢城”、“油城”通过技术创新、延伸拓展优势产业链、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等方式加快转型,逐步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到2025年,示范区的建设将取得明显进展,按照“十三五”规划《纲要》要求与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全国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共建设了20个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并制定印发了系列支持政策,初步建立了闭环政策体系和长效工作机制。绿色低碳成为重点,《方案》强调称要“按照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求,推动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华夏时报》)


2.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振作工业经济运行 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12月14日,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振作工业经济运行 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要打通堵点卡点,确保工业经济循环畅通,扎实推进能源安全保供,做好大宗原材料保供稳价,保持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顺畅。《通知》指出要挖掘需求潜力,拓展工业经济市场空间,促进重大项目落地见效,大力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培育新业态新模式,释放重点领域消费潜力,提高外资利用水平,推动外贸稳定发展。《通知》指出要强化政策扶持,健全工业经济保障措施,完善重点行业发展政策,优化重点区域政策体系,强化能效标准引领,加大制造业融资支持,破解企业用工难题。《通知》指出要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工业经济行稳致远,减轻中小企业负担,优化市场环境。(国家发改委、工信部)

 

二、创新生态

 

3.《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1》在京发布

  12月11日,《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1》在京发布。2021年,广东区域创新能力排名第1位。广东、江苏、浙江等东部沿海省份及北京、上海等特大型城市,依然是创新能力领先地区;山东、湖北、安徽齐头并进、相差无几;山东的领先优势在缩小;四川、陕西、湖南,重庆、福建、河南,紧随其后;贵州、云南等西部地区追赶势头迅猛,创新步伐不断加快。报告显示,从全国范围来看,东西部地区间差距在缩小,但南北地区间差距在拉大。报告认为,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多个创新集聚区,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冀创新集聚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创新集聚区、以广东为中心的珠三角创新集聚区,以及以成都、重庆、武汉、西安为中心的区域性创新集聚区。报告同时指出,在区域创新协同方面,东三省由于具有地理接近性和文化的一致性,创新协同发展度较高,差异比较小。京津冀虽然地理较为临近,但是产业方面具有较大差异,创新发展协同度较低,特别是2012年以后,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平不断降低。长三角具有地理邻近性,产业发展存在差异,但存在一定的互补,近年来创新发展协同度不断提升。(中国高新网)


4. 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  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

  12月14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分阶段主要目标,到2025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更加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基本建成。到2035年,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总体形成,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广东基本建成,率先建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意见》指出要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绿色产业、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绿色供应链等领域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在绿色物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绿色贸易等领域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流通体系,同时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消费体系,加快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完善法规政策体系,认真抓好组织实施等。(广东省人民政府) 

 

  三、园区建设


5. 成都高新区:举办联合国开发计划署Re:Think 2021:城市创新与零碳未来会议”

  12月13日,成都高新区中国—欧洲中心迎来又一盛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Re:Think2021:城市创新与零碳未来会议在这里举行。会议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成都高新区主办,设置北京、成都两个会场,采用线下+线上活动模式,来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科技部、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成都新经济发展研究院、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通威集团、达科特能源科技、中金公司等国际组织相关专家、学术机构学者、相关行业企业代表150余人参加会议,吸引国内外近50万观众在线观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白雅婷、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副主任张翼出席会议并致辞。此次会议围绕“国内外气候变化的应对政策及案例解读”“产业零碳化和零碳产业化的发展研判”“加速健全可持续金融体系的路径初探”三大核心议题进行,形成三项成果。(成都高新区)


 

 

 

 

动态编辑: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福州分公司 咨询师 林艳芳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福州分公司 咨询师 黄加楠

联系人: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 福州分公司经理、合伙人 武小茜 18500973109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 福州分公司副经理 高少敏 1355252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