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追踪
1.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十四五”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12月20日,国家发改委与工信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十四五”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底,具备条件的省级以上园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等各类产业园区)全部实施循环化改造,显著提升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通过循环化改造,实现园区的能源、水、土地等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二氧化碳、固体废物、废水、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幅降低。针对园区循环化改造提出了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促进产业循环链接;推动节能降碳;推进资源高效利用、综合利用;加强污染集中治理五项主要任务。此外,还明确了各园区管委会(或相应管理单位)是循环化改造的责任主体,负责编制本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园区内有关企业负责实施本企业的循环化改造项目。要求清单内园区的管委会(或相应管理单位)应根据园区特点和实际情况编制实施方案,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工信厅(经信委)审核同意后实施,并从2022年起每年底前将本年度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进展、成效、经验、困难等情况报送省级及计划单列市发展改革委、工信厅(经信委)。(《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二、前沿科技
2.《促进城市发展科技能力指数研究报告》发布
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联合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全球城市智慧工程技术研究北京中心等机构共同发布了重点课题研究成果《促进城市发展科技能力指数研究报告》。《促进城市发展科技能力指数研究报告》是基于《促进城市发展科技能力指数评价标准》(标准编号T/CRSUD 002—2021)所产生的,目前,《促进城市发展科技能力指数评价标准》已经过国家标准委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审核通过并备案,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上进行了正式发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通过官方发布的数据以及该指标评价体系对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进行了基本测度,测算出城市科技发展指数、科技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指数、科技促进城市治理指数、科技促进城市生态建设指数等四个专项指数,通过四个专项数据最终计算出促进城市发展科技能力综合指数。该指标体系有效地反映出了地级及以上城市利用科学技术促进城市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科学地利用大数据,通过城市间大范围横向、纵向、交叉的比对并得出结论,是我国社会科学系统联合自然科学系统共同完成的一次促进城市发展科技能力的“大体检”。(《科技日报》)
三、园区建设
3.福州高新区出台“科创走廊”建设方案
近日,福州高新区出台了建设“科创走廊”的方案,将充分利用各种科技创新资源,聚焦国际科技创新前沿领域,按照“以产兴城 、以城聚产 、产城融合”的总目标,努力将“科创走廊”打造成产业特色明显、创新创业服务配套完善、生活便利的科创走廊及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枢纽。“科创走廊”以海西高新技术产业园和生物医药与机电产业园等主要产业园区为支撑,形成“一带一圈,多点辐射”的“科创走廊”空间格局,即以福州高新区海西科创带和福州高新区星湖科创圈2个片区为福州高新区核心区,辐射周边多个科创地块空间。科创走廊将集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50家,可吸纳就业人员25000人,拥有创新创业载体26个、研发公共服务平台36个。计划2023年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建成特色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具有较强品牌效应和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集聚地。高新区建设涵盖 13 家龙头企业,将发挥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鼓励这些龙头重点企业发挥引领作用,加大研发投入,同时落实好企业创新激励政策。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和高成长性企业培育计划,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瞪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中国高新网)
4.济南高新区发布高质量发展指数(2021)
12月18日,由济南高新区管委会、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高新区研究中心联合编写的《济南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指数(2021)》在2021年黄河流域协同科技创新大会上发布。该指数旨在全面展现济南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状态,揭示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过程,为高新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定位提供决策支持。据了解,济南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指数指标体系共包括高活力双创生态、高能级特色产业、高水平开放协同、高品质城区环境、高效率治理体系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37个三级指标。该指数以2016年为基期100,分别计算2016年到2020年五个分指数的表现情况,并采用加权方法,合成总指数,全面、多角度衡量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趋势。此外,该指数显示出济南高新区五大方面的特征:发展呈现出强化创新引领作用,塑造高质量发展核心动能;超前布局未来产业,产业转型能级加速跃升;辐射带动区域发展,加快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步伐;平衡互惠成为常态,绿色发展成效引人注目;政策强力支持双创,营商环境建设成效显著。(中国高新网)
5.政策兑现,基地落户!珠海高新区在“中国芯”大会交出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新答卷!
12月20-21日,以“链上中国芯,成就中国造”为主题的第十六届集成电路产业促进大会暨“中国芯”优秀产品征集结果发布仪式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借大会在珠海举办的契机,12月20日下午,珠海高新区为《珠海高新区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出台后首批荣获“中国芯”奖项的4家区内企业发放了共200万元的奖励,并举办了“中国芯”集成电路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揭牌仪式,充分展现了珠海高新区促进集成电路发展的最新成果。此外,珠海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办公室将联合广东省集成电路行业协会举办以“芯片牵引创新发展”为主题的分论坛,邀请珠海全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研发中心总经理黄少锐、珠海市一微半导体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姜新桥等在内的7名企业家代表发表主旨演讲,围绕“5G芯片、RISC-V产品、SLAM专用芯片、AIoT芯片”等,共同探讨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为产业发展谋划可行路径。(珠海高新区)
动态编辑: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 福州分公司 咨询师 林艳芳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 福州分公司 咨询师 黄加楠
联系人: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 福州分公司经理、合伙人 武小茜 18500973109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 福州分公司副经理 高少敏 1355252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