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改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旨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大力推动节能减排,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8%、8%、10%以上、10%以上。节能减排政策机制更加健全,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意见》还提出实施节能减排的十大重点工程及健全节能减排政策的八大机制,并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监督考核、开展全面行动等方式强化工作落实。(国家发改委)
2.科技部发文:营造更好环境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
1月13日,科技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营造更好环境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到“十四五”末,形成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的制度体系,营造全社会支持中小企业研发的环境氛围,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新增20万家。增强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能力,实现“四科”标准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增5万家。《通知》提出以下举措,优化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的资助模式,优化科技计划支持研发的机制、优化政府引导基金支持研发的机制;落实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的政策措施,促进鼓励企业研发的政策应享尽享、建立金融资本支持企业创新积分制;提升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的人才服务,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高端人才、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引进国际人才;创造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的应用场景,创造应用场景驱动研发模式、探索更加适应研发的新型园区治理模式;夯实支持科技创新创业的基础条件,厚植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根基、强化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评价导向。(《中国高新技术导报》)
3.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日前,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规划》明确坚持“创新引领、融合发展,应用牵引、数据赋能,公平竞争、安全有序,系统推进、协同高效”的原则。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初步建立,产业数字化转型迈上新台阶,数字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数字化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展望2035年,力争形成统一公平、竞争有序、成熟完备的数字经济现代市场体系,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规划》部署了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健全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着力强化数字经济安全体系、有效拓展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八大重点任务。围绕八大任务,《规划》明确了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优化升级等十一个专项工程。《规划》从加强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和技能、实施试点示范等方面保障实施,确保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国务院)
4. 五部门印发《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
日前,工信部等五部门印发《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光伏行业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产业技术创新取得突破。新型高效太阳能电池量产化转换效率显著提升,形成完善的硅料、硅片、装备等配套能力。智能光伏产业生态体系建设基本完成,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水平逐步深化。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取得明显进展,智能光伏产品供应能力增强。支撑新型电力系统能力显著增强,智能光伏特色应用领域大幅拓展。智能光伏发电系统建设卓有成效,适应电网性能不断增强。在绿色工业、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农业、乡村振兴及其它新型领域应用规模逐步扩大,形成稳定的商业运营模式,有效满足多场景大规模应用需求。开展多元化智能光伏试点示范,培育若干国家级智能光伏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引导光伏企业与系统集成、软件开发、信息管理和物联网、大数据、5G通信、先进计算、人工智能等企业共同参与试点示范建设,鼓励光伏企业与信息、交通、建筑、农业、能源、乡村振兴等领域企业探索可推广可复制的智能光伏建设模式。(中国政府网)
二、高质量发展
5. 北京中关村:正式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质量创业投资集聚区的若干措施》
近日,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等7部门正式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质量创业投资集聚区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旨在进一步优化本市创业投资发展环境,加大对创投机构的服务和支持力度,《若干措施》着眼于深化制度创新,优化政策环境,加大支持力度,加强服务保障、加快培育一批聚焦硬科技投资、具有较高行业影响力和公信力的优质创投机构在我市聚集,助力我市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业投资中心,提出6个方面15条具体措施。《若干措施》着眼于深化制度创新,优化政策环境,加大支持力度,加强服务保障、加快培育一批聚焦硬科技投资、具有较高行业影响力和公信力的优质创投机构在北京聚集,助力北京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业投资中心。《若干措施》围绕优化创投机构落地服务、加大市区政府投资基金的引导作用、支持创投机构多元化募资、加强硬科技投资服务和模式创新、丰富创投机构投资退出渠道、加强综合服务保障6个方面,提出落实税收优惠和财政奖励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和服务保障力度、加强投资模式创新等15条具体措施。(中关村管委会)
动态编辑: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福州分公司 咨询师 林艳芳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福州分公司 咨询师 王灿玺
联系人: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 福州分公司经理、合伙人 武小茜 18500973109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 福州分公司副经理 高少敏 1355252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