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市出台《2022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
近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为推动《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了《2022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以下简称《清单》)。《清单》指出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细化分解任务,压实工作责任;注重协同配合,加强跟踪问效。《清单》明确10个重点任务和271项具体工作,并且落实到责任单位。《清单》提出办好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强化规划战略引领,推动形成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主干构架;加快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构筑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积蓄数字化新势能,增强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推动引领性制度创新,打造改革开放北京样板;深化精治共治法治,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优先发展农业农村,以更大力度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促进首都文化繁荣发展;紧扣“七有”“五性”,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人民满意的安全城市。(北京市人民政府)
2.科技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科技创新行动方案》
2月16日,在2022北京新闻中心新闻发布会——科技冬奥有关情况专场上,科技部社发司司长祝学华介绍,2016年,在北京冬奥组委统筹协调下,科技部会同国家体育总局、北京市、河北省等有关部门和地方制定了“科技冬奥(2022)行动计划”,围绕“零排供能、绿色出行、5G共享、智慧观赛、运动科技、清洁环境、安全办赛、国际合作”等8个方面统筹设计重点任务。针对办赛、参赛、观赛等冬奥会重大科技需求,科技部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设立并组织实施“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北京市、河北省一方面组织本地科技力量承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另一方面设立了省级科技冬奥专项。北京冬奥组委制定了《科技冬奥重点项目实施方案》,围绕冬奥会筹办的重点场景全面推动项目成果落地应用。国家体育总局研究提出参赛等方面科技需求,并积极推动项目成果在国家队训练和比赛中落地应用。(《科技日报》)
二、创新生态
3.科技部: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设立并组织实施“科技冬奥”重点专项
2月16日,在2022北京新闻中心新闻发布会——科技冬奥有关情况专场上,科技部社发司司长祝学华介绍,2016年,在北京冬奥组委统筹协调下,科技部会同国家体育总局、北京市、河北省等有关部门和地方制定了“科技冬奥(2022)行动计划”,围绕“零排供能、绿色出行、5G共享、智慧观赛、运动科技、清洁环境、安全办赛、国际合作”等8个方面统筹设计重点任务。针对办赛、参赛、观赛等冬奥会重大科技需求,科技部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设立并组织实施“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北京市、河北省一方面组织本地科技力量承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另一方面设立了省级科技冬奥专项。北京冬奥组委制定了《科技冬奥重点项目实施方案》,围绕冬奥会筹办的重点场景全面推动项目成果落地应用。国家体育总局研究提出参赛等方面科技需求,并积极推动项目成果在国家队训练和比赛中落地应用。(《科技日报》)
三、创新创业
4.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
2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十四五”时期,基本建立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制度框架,形成比较完善的政策、标准、市场和监管体系,构建以能耗“双控”和非化石能源目标制度为引领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进机制。《意见》指出,推动构建以清洁低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应体系。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加快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对区域内现有煤电机组进行升级改造,探索建立送受两端协同为新能源电力输送提供调节的机制,支持新能源电力能建尽建、能并尽并、能发尽发。加强新型电力系统顶层设计。健全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市场机制。建立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加快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推动重点区域电力现货市场试点运行,完善电力中长期、现货和辅助服务交易有机衔接机制,探索容量市场交易机制,深化输配电等重点领域改革,通过市场化方式促进电力绿色低碳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
四、园区建设
5. 湖北武汉:打造科学之城、追光之城、向往之城 2022年光谷GDP冲刺3000亿
2月16日,东湖高新区召开2022年工委(扩大)会,会上提出,今年光谷将围绕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打造 “世界光谷”这一总体目标,做好打造创新涌动、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学之城”,产业高端、具有区域辐射力的“追光之城”,产城融合、具有国际吸引力的“向往之城”三项任务。 其中,东湖科学城建设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全球光电信息、生命健康、碳中和工程、智能制造等四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有效推进,新增2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高企总数超过54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幅超过15%;“221”现代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地区生产总值向3000亿元目标冲刺,占武汉市总量的比例力争达15%;城市功能品质持续优化升级,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城市管理更加智慧精细,科、产、人、城深度融合。会上,同期发布2021年度光谷经济高质量发展企业榜单,为10家企业代表授牌。武汉市委常委,东湖高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洁表示,企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继续坚守创业初心、奋力拼搏,加快投资项目建设,充分释放增长潜力,以“一家精彩”助力“全区精彩”。光谷将做好金牌“店小二”,保障企业开足马力生产经营。(中国高新网)
动态编辑: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福州分公司 咨询师 林艳芳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福州分公司 咨询师 郑锦琰
联系人: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 福州分公司经理、合伙人 武小茜 18500973109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 福州分公司副经理 高少敏 1355252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