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发展动态周报(2022年2月-第4周)

来源: 长城战略咨询福州分公司      发布时间: 2022年03月18日     浏览量:{{ pvCount }}     【字体: 分享:
 
一、政策追踪

 

1.四部门印发《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印发《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七个方面的重点。一是标准化辅助现代金融管理。完善金融风险防控标准,健全金融业综合统计标准,推进金融消费者保护标准建设,加强标准对金融监管的支持。二是标准化助力健全金融市场体系。完善金融基础设施标准,深入推进证券期货标准建设,拓展升级保险市场标准。三是标准化支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快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加强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标准保障。四是标准化引领金融业数字生态建设。稳步推进金融科技标准建设,系统完善金融数据要素标准,健全金融信息基础设施标准,强化金融网络安全标准防护,推进金融业信息化核心技术安全可控标准建设。五是深化金融标准化高水平开放。加快先进金融国际标准转化应用,积极参与金融国际标准化活动。六是推动金融标准化改革创新。优化金融标准供给结构,强化金融标准实施应用,培育金融标准化服务业,推动金融标准检测认证协同发展。七是夯实金融标准化发展基础。优化金融标准化运行机制,提升金融机构标准化能力,推动金融标准化工作数字化转型,加强金融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中国人民银行)

  

2.《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报告》发布

  近日,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黄璜教授在“城市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发布了《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报告》。该报告是以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对我国高质量发展水平开展的首次研究。报告深刻理解和把握高质量发展内涵,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参考“十三五”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并采用CRITIC客观赋权法,构建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经济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6个一级指标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等20个二级指标组成,全方位、多角度把握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总体面貌。结果显示,在综合指数方面,北京、上海和深圳组成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梯队;东莞、广州和杭州等11个城市组成高质量发展第二梯队;第三梯队和第四梯队分别有12和14个城市。东部城市大部分位居高质量发展第一和第二梯队;中西部和东北部城市大部分位居第三、第四梯队。该研究成果对于总结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特征和规律,识别高质量发展驱动要素具有重要意义。(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二、创新生态

 

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碳达峰碳中和联合行动方案》发布

  2月23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碳达峰碳中和联合行动方案》公开发布。根据《方案》,川渝两地将共同完成区域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区域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等10项重点任务。到2025年,成渝地区二氧化碳排放增速放缓,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模式初步形成。其中,在协同开发油气资源方面,川渝将推动共建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创建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在加快川渝电网一体化建设方面,两地将推动川渝地区建立电力市场协同合作机制,增强水电清洁能源调节能力。在推动能源消费绿色低碳转型方面,两地将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在产业领域,川渝将推动乡村绿色低碳产业协同发展,打造绿色低碳制造业集群。在交通运输领域,川渝将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化水平。在金融领域,川渝将探索碳中和金融产品,大力发展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金融工具,探索建立统一的绿色项目(企业)认定标准。在科技创新领域,川渝将建设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平台。(《重庆日报》)


三、创新创业

 

4.广州高新区发布“营商环境创新举措39条”

  2月24日,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营商环境改革创新成果新闻发布会在黄埔区融媒体中心召开。自2018年获批广东省首个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以来,广州开发区全面落实落细各项改革任务,营商环境改革实现从1.0到4.0迭代升级,全方位打造出“黄埔Smile”营商招牌,营商环境指数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经开区第一,改革力度走在全省前列。广东省经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印发《关于推广借鉴广州开发区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经验做法的通知》,在全省推广广州开发区39条创新举措。广州开发区打造的工程建设审批、全链条人才服务、智能秒批等改革品牌,以及政策兑现、电水气热网联办、“中小企业能办大事”等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改革经验,为广东省营商环境改革贡献了“黄埔智慧”。39条创新举措主要体现在政务环境、创新环境、要素环境和开放环境等4个方面,并表示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过程中,区域高质量发展得到有力推动。2018年到2021年,该区GDP年均增长保持高位,登记企业数量从6.7万户增长到16.1万户,上市企业从49家到70家,综合实力、科技创新指标均位居国家级经开区前列。(中国高新网)

 

四、前沿科技

 

5.全国首个工业智能决策白皮书发布

  2月25日,《2022工业“智能决策”白皮书—点亮企业增长的“灯塔”》(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发布。白皮书聚焦于工业企业数智化转型建设中的复杂决策问题,对智能决策概念进行定义,梳理了工业智能决策技术的应用价值,提出以“机器学习+运筹优化”等多种智能技术深度融合打造企业“决策大脑”,以全局优化为目标,来实现企业综合收益的最大化。白皮书指出,经济新常态下,精细化运营成为企业增长的关键动力,对业务决策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据基础建设逐步完善,机器学习与运筹优化技术的结合与突破,都为智能决策提供了更加成熟的技术可行性。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研究部副主任秦业表示,传统软件厂商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更多的是解决企业自动化层面的问题,新一代智能技术的智能化解决方案通常采取平台化的管理方式,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前沿信息通信技术通过模块化的方式集成在平台中,根据企业需求进行灵活配置。利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中国高新网)




 

动态编辑: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 福州分公司 咨询师 林艳芳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 福州分公司 咨询师 郑锦琰

联系人: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 福州分公司经理、合伙人 武小茜 18500973109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 福州分公司副经理 高少敏 1355252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