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
5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我国首部生物经济五年规划。“生物经济”写入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推动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产业,做大做强生物经济。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王翔表示,我国生物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尚属空白。《规划》能系统推进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向国民经济的医药、健康、农业、能源、环保等领域广泛渗透,加快构建现代生物产业体系。当前正值生物经济发展与全球生物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交汇期,生物经济作为我国科技经济战略的重要内容,将为应对生命健康、气候变化、资源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等重大挑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另外,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更新速度快、迭代周期短,对相关技术评审和产品准入等政策提出新要求。王翔表示,《规划》旨在遵循生物科技发展规律,从行业准入、市场应用、知识产权等方面持续深化改革,构建良好创新生态。(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中心:推出“8+1”中小企业综合服务包
5月10日,工信部召开“全国中小企业服务月工作推进会”,会上,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单立坡表示,根据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中心多年来服务中小企业的服务实践,围绕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堵点”“难点”“痛点”,推出“8+1”中小企业综合服务包,包括政策宣贯服务、专精特新培育服务、人力资源服务、法律和知识产权服务、融资服务、志愿服务、国际合作会展服务、权益保护服务,并持续推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单立坡表示,中小企业可向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中心申请获取《减轻企业负担政策汇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汇编》等政策信息,可获得各类惠企纾困政策信息服务等;可通过“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法律服务直通车”,享受专业法律服务机构免费提供的公司治理、融资上市、知识产权、成果转化、股权税务、劳动纠纷等领域的18项法律服务;可登陆“数字万融”全国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享受银企对接、供应链金融和直接融资服务,可申请已覆盖部分产业链头部企业的“订单融”“货到融”产品,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可申请纯信用类低息贷款。(中国高新网)
二、创新生态
3.首个国家碳计量中心获批筹建
依托内蒙古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筹建的“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近日获批。该中心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批准筹建的首个国家碳计量中心。计量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内容,是能源资源高效利用、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生活方式绿色变革、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重要支撑,是实现温室气体排放“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目标的重要保障,对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内蒙古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也是中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内蒙古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成立了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内蒙古),建立了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实现了重点用能单位煤水电气油热等能耗数据在线监测分析,建立了标准化碳计量实验室,具备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森林草原碳汇量分析等能力。依托内蒙古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筹建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能够发挥内蒙古资源、生态、区位等优势,紧密对接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积极探索碳计量路径和模式,引导全国各地计量技术机构更好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的试点示范和引领带动作用。(中国新闻网)
4.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高新区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日前,国务院批复同意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据悉,这是我国第23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批复函指出,充分发挥黑龙江省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和产业技术优势,积极开展创新政策先行先试,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撑黑龙江和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努力把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成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试验区、老工业基地和创新型城市转型示范区、创新创业生态标杆区、对俄及东北亚协同开放先导区。批复函同意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享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相关政策,同时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加强创新资源优化整合,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完善创新创业生态和营商环境,在推动传统产业创新转型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金融服务创新、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校地院地央地和区域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知识产权全过程管理、对俄及东北亚合作开放能级提升、绿色发展实践等方面探索示范,努力创造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三、园区建设
5.长沙高新区出台促进功率半导体及集成电路发展政策
5月13日,长沙高新区功率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迎来重磅扶持新政——《关于促进长沙高新区功率半导体及集成电路发展的若干政策》正式出炉,长沙高新区将以总额高达5000万元的扶持资金和16条惠企政策,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助力高新区功率芯片及集成电路优势产业集聚发展,打造功率芯片产业集群。新政明确,对实际到位资金额达到1亿元(含)以上的国内外功率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企业落户长沙高新区,按其实收资本的2.5%给予一次性奖励,单个企业最高1000万元;功率半导体及集成电路领域的独角兽企业、领军企业、国家重大项目承担机构等在长沙高新区设立总部或者建设重大项目的,按照“一事一议”政策给予支持。长沙高新区是全国唯一实现CPU、GPU、DSP三大芯片设计国产自主的园区,拥有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湖南)、湖南省集成电路装备创新中心以及湖南三安、北京智芯、威胜信息共建的碳化硅联合实验室等诸多创新平台。相继引进了湖南三安、中电科48所(楚微半导体)、欧智通、金博股份等行业龙头。其中,湖南三安建设了全球第3条、全国第1条第三代半导体全产业链。(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动态编辑: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 福州分公司 咨询师 林艳芳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 福州分公司 咨询师 黄加楠
联系人: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 福州分公司经理、合伙人 武小茜 18500973109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 福州分公司副经理 高少敏 1355252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