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发展动态周报(2022年6月-第4周)

来源: 长城战略咨询福州分公司      发布时间: 2022年08月10日     浏览量:{{ pvCount }}     【字体: 分享:
一、前沿科技

 

1.重磅!国家布局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两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揭牌

  6月25日,加快推进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暨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在武汉隆重举行。会上宣读了《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共授予300项(人)省科学技术奖励。同时,发布了《中共湖北省委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到2035年,全面建成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意见》从八个方面对加快推进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作出重要部署,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会上,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和国家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创新中心揭牌。其中,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在丁烈云院士首席科学家的指导下,以“一平台+N园区”为建设模式,围绕数字化设计与CIM、智能感知与工程物联网、工程装备智能化与建造机器人、工程大数据平台与智能服务等关键共性技术开展攻关。国家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创新中心采用“一核三圈”的创新组织模式,实现创新资源布局,将设立智能设计、智能数控和智能制造系统三个研究中心,目前各研究中心正在组建。(中国高新网)

  

二、园区建设

 

2.天津高新区面向全球发布首个信创产业应用场景清单

  6月24日,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上,天津滨海高新区发布首个信创产业应用场景清单,紧扣信创产业生态完善、信创产业推广应用及信创产业创新服务释放3大类重点场景机会,重点推荐10个重磅应用场景。信创产业生态完善方面,银河麒麟、华为鲲鹏、360等信创优秀企业,将开放适配、安全等能力,搭建银河麒麟操作系统适配北方中心、华为鲲鹏生态适配创新中心等4大场景,希望全国优秀企业来天津滨海高新区共创场景,开展创新合作。如华为开放以鲲鹏主板+鲲鹏芯片为核心的全栈能力,支持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行业应用软件等创新企业开展生态适配,合力共建产业生态。信创产品推广应用方面,360、曙光、鲲鹏信息、南大通用等信创前沿企业在适配测试、安全可信云平台、自主物联网等方面已有深厚积累,将释放国产软件适配前置测试、曙光安全可信城市云等场景机会,如鲲鹏信息将开放自主物联网研发应用示范场景机会,吸引智慧物联产业链科技创新企业,共同探索自主物联产品及服务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仓储等领域的研发及应用。(中国高新网)

  

三、高质量发展


3.合肥高新区:实施“六大工程”,加快“科大硅谷”建设

  近日,安徽省政府印发《“科大硅谷”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在合肥先期规划建设“一核两园一镇”功能承载区,总占地8.22平方公里,其中,“科大硅谷”核心区、高新园、“讯飞小镇”均位于合肥高新区,占“科大硅谷”总面积近九成。合肥高新区召开贯彻落实《“科大硅谷”建设实施方案》工作会,提出将实施空间载体建设工程、创新研发机构建设工程、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创新人才集聚工程、科技金融示范工程、“科大硅谷”发展保障工程等“六大工程”,全力推动“科大硅谷”建设,加快打造世界领先科技园区。预计到2025年,“科大硅谷”将汇聚中国科大和国内外高校院所校友等各类优秀人才超10万名,形成多层次基金体系,基金规模超2000亿元,同时集聚科技型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科创服务机构等超1万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上市公司和独角兽企业50家以上,并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成为全国科技体制创新的标杆。(中国经济网)


4.南京出台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近日,南京市出台《南京市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南京市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建成领先的数字经济名城。《实施方案》提出,坚持把数字经济作为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聚焦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强化数据赋能,夯实数字基建,持续放大首座中国软件名城优势,全面激活数字发展动能,为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实施方案》提出,实施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升级工程、优势数字产业创新发展工程、产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工程、数字治理体系提升工程、数字应用场景牵引工程、数字经济安全保障工程、数字经济支撑环境营造工程、空间载体布局优化工程等“八大工程”,进一步推进南京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优势数字产业创新发展工程方面,打造世界级软件、智能电网产业集群之外,南京市还将提升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能级,到2025年,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4500亿元,打造高水平信息通信产业集群。(《信息新报》)


5.西安高新区:聚焦秦创原 共话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路径

  6月28日,以“创新引领·智驱未来”为主题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在西安高新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主任卢秉恒以视频连线方式致辞,西安高新综合保税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史康度介绍高新区投资环境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情况。此次论坛是秦创原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的五个分论坛之一。会上提到,西安高新区围绕西安市“六个打造”战略目标及“九方面重点任务”,积极落实“支柱产业壮大和产业链水平提升”及“实力高新”建设,全力推进“55611”现代化产业发展壮大成势。截至目前,半导体闪存芯片产能占全世界闪存芯片产能的比重超过10%;IC设计产业居全国第5;智能汽车产销量全国第1,高品质动力电池国际国内一流企业集聚;智能终端研发设计巨头云集;创新型医疗设备异军突起;增材制造和3D打印技术全国领先;建成全国首批省市数字经济示范园,荣获全国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第5名。2022年1-5月,5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401.6亿元。其中,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实现了16.1%的产值贡献。(中国高新网)





 

动态编辑: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 福州分公司 咨询师 林艳芳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 福州分公司 咨询师 韩汶臻

联系人: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 福州分公司经理、合伙人 武小茜 18500973109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 福州分公司副经理 高少敏 1355252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