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发展动态周报(2022年8月-第1周)

来源: 长城战略咨询福州分公司      发布时间: 2022年09月08日     浏览量:{{ pvCount }}     【字体: 分享:
一、政策追踪

 

1.《“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印发

  日前,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联合印发《“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明确到2025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5%;多元化科普投入机制基本形成,在政府加大投入的同时,引导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加大科普投入;科普人员数量持续增长,结构不断优化;科普设施布局不断优化,鼓励和支持建设具有地域、产业、学科等特色的科普基地,创建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提高科普基础设施覆盖面。《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重点实施强化新时代科普工作价值引领功能、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推动科普工作全面发展、推动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抓好公民科学素质提升工作、开展科普交流与合作等六项任务。在推动科普工作全面发展方面,《规划》提出,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围绕“碳达峰”“碳中和”、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公众关注度高的科技创新热点及科技政策法规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普。《规划》还提出,探索利用高新技术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文化创意产业等支持政策,促进科普领域市场发展。(中国高新网)

  

二、创新生态

 

2.“金融绿色数字底座”在京发布,支撑企业实现“双碳”目标和数字化转型

  7月22日,在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召开的金融绿色数字化转型座谈暨睿格钛氪“金融绿色数字底座”产品发布会上,“金融绿色数字底座”发布,支撑企业实现“双碳”目标和数字化转型。与会专家认为实现碳中、碳达峰目标和发展数字经济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两大趋势,金融将持续在其中起到重要“供血”作用。金融机构一方面要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经验、金融科技创新的能力,不断引领新发展,同时也需要迎接新发展带来的新挑战,规避不适应发展而带来的系统性风险。金融绿色数字化转型成为金融业适应两大趋势的时代命题。据了解,此次发布的首个“金融绿色数字底座”面对监管、金融和产业三层业态,以及多维产业链的复杂业务场景,以乐高式的产品组合方式,构建政策信息、金融信息、“双碳”信息、业务信息四流合一的全域融合价值服务,全面、高效、灵活地支撑绿色发展和数字化转型发展。其具备“目标导向”“全局体系”“动态迭代”“数据隔离”“高效协同”“简单易用”六大业务特点,同时具备自主可控、数智架构、模型驱动、标准可编译、算法智配等技术特性。(《科技日报》)

 

三、前沿科技

 

3.广州公布100个人工智能应用案例

  8月9日,广州市科技局在广州市人工智能产业链创新发展发布会上,公布了100个广州市人工智能领域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同日,广州“百企智汇”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榜单评选宣布启动。作为广州市重点产业链之一,人工智能产业链的发展,具有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的特殊使命。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拥有6个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占全省的一半。全市人工智能企业总数达974家,入库企业605家,重点企业111家,人工智能企业集聚态势初步呈现。2022年以来,已推动云从科技、信邦智能等5家人工智能企业上市,通过资金池撬动合作银行为590家人工智能领域企业提供授信超28亿元。此次发布的100个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围绕广州“造车健城”4条优势赛道,覆盖健康医疗、智能系统、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智能交通、智能驾驶7个领域。“下一步将把部分典型案例中的技术难题纳入广州市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支持范围,推进技术发展。”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市科学技术局)

 

四、高质量发展

 

4.两部委印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3年)》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企业创新的重大决策,按照《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任务分工,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制定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3年)》。旨在到2023年底,一批惠企创新政策落地见效,创新要素加速向企业集聚,各类企业依靠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一批骨干企业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一大批中小企业成为创新重要发源地,形成更加公平公正的创新环境。《行动方案》强调要引导企业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制定国家鼓励企业研发的重点领域指导目录,引导企业围绕国家需求开展技术创新。国家科技计划中产业应用目标明确的项目,鼓励企业牵头组织实施,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数字经济、平台经济企业加强硬科技创新。支持中央企业、民营科技领军企业聚焦国家重大需求,牵头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对于企业牵头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强化以创新联合体方式组织实施。依托更多企业组建一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各类创新基地。加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评估考核和优化整合,符合条件的纳入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管理。(洛阳高新)


5.《2022年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研究报告》发布

  园区经济是区域经济的核心组成,以国家高新区和国家经开区为代表的产业园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对外开放的稳定器、创新发展的主引擎、转型升级的风向标、区域协同的先锋队,正在迈向“标杆引领”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统筹评价中国园区发展水平,促进园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8月10日,赛迪顾问园区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并发布了《2022年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研究报告》暨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2022),共有53家国家级高新区、47家国家级经开区入榜,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深圳高新位列前三甲。2022百强园区中,区域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按四大区域划分,东部地区占比最多,超过50%,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但与上年相比呈下降趋势,西部地区则有增长。其中,江苏省占19席,其后依次为浙江省、广东省、山东省、湖北省,入榜园区数量分别为9席、8席、7席、7席。青海省、海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以及西藏自治区未有园区入榜。2022百强园区中,山东省、安徽省、贵州省、山西省等省份入榜园区进位明显,湖北省、四川省、甘肃省等省份入榜园区有变化。其中,黄石经开区、绵阳高新区、兰州高新区均为首次入榜。(《决策杂志》)

 

 

 

动态编辑: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 福州分公司 咨询师 林艳芳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 福州分公司 咨询师 韩汶臻

联系人: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 福州分公司经理、合伙人 武小茜 18500973109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 福州分公司副经理 高少敏 1355252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