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发展动态周报(2022年9月-第3周)

来源: 长城战略咨询福州分公司      发布时间: 2022年12月08日     浏览量:{{ pvCount }}     【字体: 分享:
一、政策追踪

 

1.国家发改委:四举措持续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9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介绍,今年以来,在稳增长、促消费等政策支持下,我国汽车产业克服疫情等因素冲击,呈现出恢复增长的良好态势,为稳住经济大盘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中,新能源汽车保持快速增长。孟玮表示,这主要得益于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规划政策体系、有比较完备的产业支撑体系、有比较完备的产业支撑体系等三个方面。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认真落实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持续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完善新能源汽车政策体系,营造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环境。二是坚持“全国一盘棋”优化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按照区域集聚、主体集中的原则,构建布局合理、发展有序、运行高效的产业格局。三是鼓励企业充分依托我国产业基础,加强技术创新,加快突破新能源汽车关键系统部件和基础共性技术,持续提升全产业链核心竞争力。四是继续以开放的姿态深化国际合作,鼓励中外双方企业深化合作方式,拓展合作领域,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合作和互利共赢。(《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二、创新生态

 

2.《2022中国信息科技独角兽及新物种企业榜单》《中国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新物种研究报告》重磅发布

  9月21日,在2022世界制造大会—软件专场上,知名新经济智库长城战略咨询发布了《2022中国信息科技独角兽及新物种企业榜单》。今年2月,长城战略咨询联合华云数据多单位开启“2022中国信科独角兽及新物种征集活动”,历经6个月的走访调研、对比分析和模型评价,最终筛选出207家中国信息科技创新新物种企业,包括36家独角兽企业,107家潜在独角兽企业,23家种子独角兽企业,31家哪吒企业和10家上市/资深独角兽企业。长城战略咨询认为,围绕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的新物种企业已经成为引领我国IT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新物种企业”是创新发展的新引擎,代表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和前沿新技术,随着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场景的不断开放落地,新物种企业在产业内加速涌现。它们通过构建国产IT底层架构和产业标准,形成自有的IT开放生态,进一步促进了中国IT底层标准、架构、生态等的健康发展,使得IT产品和技术安全可控。长城战略咨发布这一榜单,旨在为业界更多了解中国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新物种企业提供参考,助力推动中国信息科技产业的新发展。(长城战略咨询)

 

3.第十一届中国智能产业高峰论坛在厦举行

  9月17日,第十一届中国智能产业高峰论坛(CIIS 2022)在厦开幕。本次主题论坛上六位中外院士和京东、华为的两位技术专家分别作了主题报告深入阐述了不同领域的研究动态、技术成果、解决方案、政策导向、行业趋势等干货内容,多维呈现当前人工智能理论创新和应用实践的新高度。在为期两天的论坛期间,多场专题论坛同步举行,内容覆盖智能交通、智慧司法、智能医健、智慧金融、智慧能源等行业实践。与会的专家学者深度聚焦垂直领域的成果交流,从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应用落地、伦理建设、人才培养、安全发展等多维度展开探讨,携手推动我国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厦门大力发展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高性能集成电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举全市之力打造人工智能标杆城市,获评中国软件名城,人工智能产业水平居全国第前列,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超60%。接下来厦门将以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建设为契机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引领战略聚集资源、聚力创新全力打造集创新政策、应用示范、制度供给、人才培训于一体的全球顶尖人工智能标杆城市。(《厦门日报》)


4.全球城市科技集群,武汉升至第16位,全国第六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版全球创新指数部分内容显示,中国拥有21个顶级城市科技集群,首次与美国并列第一。与2021年相比,2022年全球前100名科技集群排名增幅最大的是三个中国集群。分别是:郑州上升15位,至第83位;青岛上升12位,至第34位;厦门上升12位,至第91位。 武汉上升了9位,由第25位升至第16位,这也是武汉自2018年以来连续5年大幅上升。由第43位、第38位、第29位、第25位,来到第16位,保持较快上升势头,武汉成为中国科技创新不断进步的缩影。目前,武汉在中国城市集群中排名第六位,与去年持平。前五位分别是香港-深圳-广州、北京、上海-苏州、南京、杭州。除了香港-深圳-广州、北京集群分列全球第二位,第三位,与去年保持不变外,上海-苏州、南京、杭州集群也保持了上升趋势。全球创新指数为全球创新的最新趋势把脉,科技集群是更广泛的全球创新指数要素之一。全球创新指数由大约80个指标组成,包括对每个经济体的政治环境、教育、基础设施和知识创造进行衡量的指标。城市科技集群的衡量指标主要是通过PCT(《专利合作条约》)途径申请的国际专利数量,以及科学出版物情况。(武汉发布)

 

5.2022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在西安开幕,长城战略咨询联合其他机构发布《2022中国硬科技发展白皮书》

  9月16日,硬科技概念由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光学博士米磊于2010年正式提出后,经过10年的萌芽、孕育和发展,当前已经上升到国家话语体系,其内涵也在不断的丰富迭代。2021年全球硬科技在人类首次模拟单个蛋白质3D形状和纳米电极阵列助力类脑芯片升级等八大领域的重大技术和应用取得较大突破,通过整理近一年各重要领域的市场趋势、新物种企业及投融资等信息和数据,筛选出人工智能领域等33项硬科技关键赛道。《白皮书》结合各城市硬科技发展指数,选择其中八个典型城市总结硬科技发展模式与路径,集中展示我国城市硬科技发展的特征和图景。基于现阶段中国不同地区城市硬科技创新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在创新资源和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的差异,《白皮书》从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增强前沿基础研究、面向经济主战场,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技术,赋能产业推动硬科技成果转化、加大硬科技企业培育、提升硬科技产业承载,硬科技引擎城市飞跃营造创新全生态、发展城市应用全场景,以及硬科技支撑国家战略力量、强化国家硬科技试点示范四个维度分别做出展望,并在每个维度下给予针对性的建议。(长城战略咨询)


 


 

动态编辑: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 福州分公司 咨询师 林艳芳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 福州分公司 咨询师 黄加楠

联系人: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 福州分公司经理、合伙人 武小茜 18500973109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 福州分公司副经理、高少敏 1355252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