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产业动态月报(2022年第7期)

来源: 长城战略咨询福州分公司      发布时间: 2022年08月25日     浏览量:{{ pvCount }}     【字体: 分享:

一、政策导向

 

1.16部门发布行动计划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7月11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6部门联合印发《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以下称《行动计划》)。根据《行动计划》,我国将实施新型基础设施标准化专项行动。加强工业互联网、车联网、能源互联网、时空信息等新型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设等方面标准研制。《行动计划》指出,要提升装备制造业标准水平。加快完善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智能制造等领域产业转型升级标准体系。围绕数控机床、工程机械、船舶装备、农业机械等重点领域,制定和实施一批高端装备与信息技术、绿色低碳、现代服务融合标准。开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等方面标准化试点,形成以标准促进装备制造高端化发展典型模式并推广应用。本次16部门联合制定《行动计划》,有利于明确2023年年底前重点工作,有序推进任务落实,更好发挥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电子产业信息网)

 

二、行业发展 

 

2.福建发布数字经济发展指数评价报告

    近日,福建省经济信息中心发布《福建省数字经济发展指数评价报告(2022年)》。报告显示,福州、厦门数字经济综合指数分别为91.1、88.3,数字经济发展继续领跑全省。据悉,福建省数字经济发展指数(FJDEI指数)从数字发展基础、数字技术创新、数字社会应用、数字治理水平、数字产业发展五个方面,评估九市一区数字经济发展状况。根据评价报告,2021年,福建省数字经济继续稳步发展,全省FJDEI指数达73.4,数字经济规模超2.3万亿元,占全省GDP比重超47%。闽东北协同发展区指数为72.5、闽西南协同发展区指数为74.2,两大协同发展区数字经济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福州、厦门和泉州的指数得分超过平均值。报告显示,2021年,福建各地大力加强数字技术创新突破与应用,培育壮大新兴数字产业,做大做强做优数字经济,实现数字经济规模快速增长,各具特色的经验做法不断涌现。(新华网)

 

3.《软件供应链安全技术白皮书》发布

    7月18日,在2022中国网络空间新型技术安全创新论坛-云安全分论坛会上,《软件供应链安全技术白皮书》(简称《白皮书》)出炉,旨在进一步推动国内软件供应链生态建设。《白皮书》旨在从软件供应链安全威胁与国内外形势来梳理软件供应链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提炼出软件供应链安全治理的核心理念、技术框架、关键技术,并从供应链安全监管和控制方面给出解决方案和最佳实践,期望为读者带来全新的技术思考,助力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绿盟科技天元实验室高级研究员表示,需要从监管层面加强供应链产品安全认证管理,完善供应链资产管理和安全检查,理清企业供应链依赖关系,从而在监测到预警时能够从容应对。此外,为应对软件供应链威胁,上游企业需要构建自身产品的软件成分清单来梳理软件供应链信息,向下游企业和用户清晰、透明地提供管理软件供应链所需要的基础条件。(《科技日报》)

 

4.浙大发布“太元一号”量子云平台

    7月23日,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尹建伟团队开发了首个面向用户的、支持多量子计算机并行调度的超导量子计算云平台“太元一号”。针对现有量子计算机存在的量子比特数受限、用户学习成本高、价格昂贵等应用难点,浙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联合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量子计算创新工坊,基于该科创中心自研的“天目1号”超导量子芯片,共同开发了“太元一号”量子云平台,以期让更多的社会公众体验量子计算成为可能。量子云平台拥有三大亮点:一是基于“天目1号”芯片,开发了面向用户的、支持多量子计算机并行的作业调度方案,提升可用量子比特的规模,提高量子计算的效率;二是友好的编程环境,太元量子云平台自研了交互式可视化编程框架,从而提高量子程序的可理解性,降低非专业用户的量子计算的开发门槛;三是云平台开放接口,太元量子云平台提供上层接口,支持用户自定义构建各类领域的量子算法应用,通过远程访问即可使用量子计算机进行计算,借此拓宽应用领域。(《科技日报》)


5.视联动力发布“视联网+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

    7月23日,视联战略研究院在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上发布了“视联网+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全面阐述了视联网技术对于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奠基网络安全底座起到的优势作用。白皮书提出,主动安全的网络体系是数字经济安全发展的必然选择。据视联动力工作人员介绍,视联网作为自主可控的新一代网络通信技术,贯彻主动性内生性理念,从协议层植入基于国密级算法的密码保护技术,在“基因”中保障设备、数据、网络的安全,将“被动防御”的数据传输思维转为“先知先觉、主动免疫”的主动防御,构建起新型网络安全防御体系,为数字经济发展打造安全与效率兼顾的网络传输“底座”。(《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6.武汉高性能计算产业联盟在光谷成立

    7月29日,武汉高性能计算大会2022召开,武汉高性能计算产业联盟正式成立。武汉高性能计算产业联盟由华为与武汉本地科研机构、高校、企业共16家作为首批发起单位,共同启动,将汇聚产业需求,推动技术创新的供需对接,形成科技成果转化,以激活企业创新,推动产业生态繁荣发展。近年来,武汉计算产业发展迅速。目前,武汉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引领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1635.14亿元,占GDP比重为9.2%,这一比重年均提升0.3个百分点。张云泉预测,即将投用的武汉超算中心能排进中国高性能计算机性能TOP100前十。未来,高性能计算产业集群将成为武汉数字经济重要底座。目前,武汉东湖高新区正在建设全国首个鲲鹏高性能计算算力集群,全力打造高性能计算领域的科研支撑载体、数据汇聚节点、产业赋能平台,未来将不断加速行业科技创新,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数字经济示范区,为武汉建设全国数字经济一线城市发挥先锋引导作用。(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三、企业动态 

 

7.博瀚智能推出AI+大数据工业互联网平台AIStudio

    7月18日,博瀚智能推出推出AI+大数据工业互联网平台AIStudio。这是一套自建“平台底座”,在面对不同行业及客户需求时,通过模块化构造,能够抽取出所需的功能及流程适配,从而打造一套云、边、端PaaS平台体系。AIStudio平台既可以作为一个完整平台体系,也可以实现单独部署。在智能质量管理领域,随着劳动力日益短缺,工业视觉质检无疑是目前AI与工业结合的更好落点。但目前AI质检解决方案更多通过模型+服务器的模式替代人工,这导致了落地效率低、周期长、以及模型后期迭代运维成本高等痛点。为此,博瀚智能提出了“智造平台+模型”的解决方案,通过MLOPS驱动的无代码智造平台,以及自研模型监控技术、智能大数据ETL、AutoML等,实现在线AI模型性能的迭代。博瀚智能的AIStudio平台具有开源、开放等特征,能够提供数据从标注、清洗到深度学习、再到建模的端到端全流程服务,也可以实现无代码/低代码开发。(36氪)

 

8.阿里云发布超融合数字孪生平台

    7月21日,阿里云在京正式发布超融合数字孪生平台。相较于传统数字孪生技术,该平台能将感知、仿真、控制、可视等四域数据进行融合与计算,使得算法更快、算力更强,保障分析推演的速度与准确性,目前该平台已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城市交通、码头及机场等场景。阿里云深耕数字孪生技术多年,在芯片、物联网、3D建模、图像处理、高性能数据传输和处理等技术方向上掌握了多个核心专利,经过持续迭代,最终形成超融合数字孪生平台。据介绍,阿里云超融合数字孪生平台的感知速度更快,算法时延小于100ms;算力更强,可支持大规模城市级的宏中微观一体化仿真,秒级输出结果支持实时决策;系统更稳定,大规模三维可视化渲染技术,CPU/GPU资源消耗仅为较传统方法的1/10。阿里云超融合数字孪生平台已广泛应用于高速管理、城市交通、港口调度、机场运营、车路协同等场景。(《中国电子报》)

 

9.腾讯云、博思数科携手推进“城市码平台”合作

    7月24日,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与福建博思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举办“城市码平台”合作发布会。今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探索推进“多卡合一”“多码合一”的建设要求,实现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基本公共服务数字化应用。腾讯云和博思数科此次携手合作,旨在优势互补,不断优化基本公共服务数字化应用,共同推进城市码在更多省份、更多城市应用。此次发布的“城市码平台”,是以腾讯云底座高可用、高并发和多维数据融合支撑能力为基础,实现了跨网段、跨部门、跨系统、跨业务的数据融合、应用连接,推进“多卡合一”“多码合一”建设,构建一个协同兼容的服务和治理体系,实现城市服务全网一码通行。腾讯云副总裁王峰和博思数科董事长叶章明一致表示,“城市码平台”是一个助推数字政府、智慧城市、数字社会建设的便捷化应用,将助力打造人民群众多元参与、功能完备的数字化生活网络,开启创新城市服务新模式。未来,腾讯云和博思数科将继续深化合作,以集约高效的平台为支撑,为创新城市服务新模式提供有力保障,服务万千行业、造福社会公众。(《福建日报》)

 

 

 

 

 

 

 

 

动态编辑: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 福州分公司 咨询师 林艳芳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 福州分公司 咨询师 韩汶臻

联系人: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 福州分公司经理、合伙人 武小茜 18500973109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 福州分公司副经理 高少敏 1355252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