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国家能源新材料技术研发中心理事
是国家光伏质检中心、四川省科技厅
和福建省能源电力专家库等多个平台的专家
是什么让他不远千里
从成都来到福州高新区?
是怎样的攻坚克难
让他的团队成功实现
海洋防腐材料的国产化替代?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
这位致力于新材料事业的专家
——东方电气(福建)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所所长李愿杰
日前,在东方电气(福建)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福研究院”)的一间会议室里,李愿杰向他的团队宣布:“东福研究院的海洋防腐材料技术已经与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项目部签订供货合同,将在福建省厦门大桥建设中实现技术落地,这意味着,我们将真正实现海洋防腐材料的国产化替代。”“太好了!”团队同事们鼓掌欢呼。据了解,严峻的海洋腐蚀环境严重威胁着海上工程装备的安全,目前涉及海洋工业装备的高端防腐材料几乎被国外企业或外资企业垄断,我国每年因为海洋腐蚀造成的国民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元。为了填补国内这块市场空白,为国家的海洋基础设施和重大装备都穿上一件有效的防腐蚀“外衣”,东福研究院承接了国资委的一个专项攻关项目,其中一个“卡点”攻关是海洋防腐技术。李愿杰作为福州市第三批高层次人才,从成都来到了福州高新区,参与了东福研究院的部分筹建工作,主要负责海水制氢装置关键材料及核心部件研制、海洋腐蚀防护新材料、发电装备关键材料研发及成果转化工作。在东福研究院建设伊始,就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多亏了高新区管委会的关心和帮助!在东福研究院建设初期,得知市里为我们免费提供的13层办公大楼及3层实验楼还在装修,高新区各部门立即协调了创业大厦整整一层1300平场地给我们免费办公。不仅如此,高新区党群工作部还通过特事特办的方式,第一时间紧急协调了人才公寓,解决了公司核心技术人员的住宿问题。”李愿杰说。
为了加快海洋防腐材料的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进程,去年8月,在福州高新区、东福研究院支持下,李愿杰还通过“好年华聚福州——名校专家福州行”活动,协调并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海洋腐蚀与防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侯保荣团队,合作开展海工装备防腐材料、防污材料等产业化技术的攻关,并且很快有了进展。
“现在,我们的部分新材料技术已完成技术迭代,进入示范应用及优化阶段。例如海洋防腐材料、聚合物新材料将逐步应用于东方电气的海水直接制氢系统、波浪能发电装置等。”李愿杰坦言,能取得这样的成果十分不易。
“如意,在干什么呢?想爸爸了没有?”“爸爸下次回去给你带好吃的。”
李愿杰女儿的小名叫“如意”,目前在成都上小学,他想女儿的时候会跟女儿视频聊天。
虽然异地工作让他缺少家人陪伴,但李愿杰说,高新区各个部门无微不至的关心,很快让他找到了“第二故乡”的感觉,一想到能够在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就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未来,我希望能够进一步发挥东福研究院作为福建省、福州市、东方电气三方共建的科技创新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高端人才聚集地的核心引擎作用,助力更多的海工装备新技术和产品,在福建海域投入应用,为建设海洋强国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李愿杰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