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迁“临时指挥部”,方便群众沟通交流;提前谋划搬农贸市场,解决群众“吃饭”问题;村干部主动参与庙宇搬迁,解决征迁老大难问题……3月以来,高新区海西园的党员干部们有胆有谋,彰显“民生”情怀,用真情感化群众,让“和谐”成为了高新区征迁的主旋律,征迁工作取得了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呈现出积极支持、配合征收工作的良好态势。
在第五轮“集中交地月”行动中,高新区始终紧紧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环境整治提升“十位一体”、房屋结构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把打赢征地拆迁促重点项目落地作为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载体、具体实践,重点推进基础设施、交通设施、产业发展、教育医疗卫生等71个项目的土地房屋征收,进一步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改善人居条件,提升城市品位,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
海西园征迁建设指挥部大力弘扬“领头雁”精神,凝心聚力,只争朝夕,全体干部职工放弃周末休息时间,自我加压,主要负责人经常深入攻坚一线中,聚焦各项目工程的需求,全方位消痛点、疏堵点、排难点,不断探索创新工作举措,以实际行动开启“高新加速度”,稳步推进建平中学、旗山大道绿化景观提升工程(建平段)和光电产业基地等项目征迁交地工作。
在3月底前顺利完成旗山大道绿化景观提升工程(建平段)和光电产业基地两个项目的征迁工作,是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下达给海西园征迁建设指挥部的“死命令”。时间紧、任务重,短短十几天的时间,要完成98户征收工作。
▲干部们深入征迁一线
建平村立即组成由包村干部江祥昭担任组长的征迁工作小组,将指挥部设置在一线,马不停蹄展开征迁工作。高新区领导高度重视,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黄建雄多次率队到现场指导工作,项目现场总指挥、区分管领导林斌亲自坐镇指挥部,现场办公,对被征收户提出的一般性诉求,现场研究拍板。
旗山大道绿化景观提升工程(建平段)是世界遗产大会景观提升涉及项目,沿街有很多根雕店面,店面出租带来的利益问题是此次征迁的难点之一。征迁之初,征迁指挥部对该区域的被征收户、经营户等情况开展了细致的摸底工作,为征迁工作的全面推进奠定基础。
建平村包村干部江祥昭表示:“接到任务后,我们就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对评估、试算、签约等环节都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安排。为了方便群众有问题可以随时跟我们沟通,临时指挥部跟随着征迁进度搬迁了三次,保障了征迁工作在平稳有序的情况下高效推进。”
“每户至少走五六趟,有的甚至要走十几趟。”面对高强度的征迁工作,工作人员没有退缩、没有谈条件、没有拖延,充分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扎根在征迁现场,被征收户白天在外务工,就晚上去家里做工作,一次说不通的就多去几次。
建平村前妇女主任林爱农家的房屋也在红线范围内,她二话不说主动带头在征迁协议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林爱农说:“村看村,户看户。终于盼来了眼前这个征迁力度,我愿意带这个头,为高新区建设发一点光和热!”
作为关系自身利益的大事,老百姓难免心存顾虑,在此过程中,党员干部的表现是群众决定是否主动签约的“指南针”,正是在党员干部的带头下,旗山大道绿化景观提升工程(建平段)征迁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连日来,位于高新区海西园建平村的高新区旗山大道绿化景观提升工程(建平段)项目红线范围内,已签协议的被征收户在村干部们的帮助下有序搬离。不远处,挖掘机、钩机来回穿梭,拆除工作正加紧进行中,项目清零光盘全面加快推进。
在建平村征迁如火如荼开展之时,3月10日中午,高新区海西园新洲村传来鼓舞人心的好消息,光电产业基地项目仅用5天时间就完成清零光盘任务。海西园光电产业基地于2020年1月3日顺利签约,主要服务领域为光电子晶体材料、激光及应用集成等,征迁面积达21218.81平方米。
海西园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林鸿璋告诉高新君,这次光电产业基地的完成,新洲村的村干部们都是“剥”了层皮的。原因就在于此次红线范围内不仅有一座二三十年的庙宇,还有全村赖以生存的农贸市场,给征迁工作带来了不少难题。
若是贸然拆除了农贸市场,将会对村里1.5万余名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涉及到上万人的“吃饭”问题,新洲村村干部们不敢大意,连夜讨论出一套方案:将市场搬迁到村内的一处空地上过渡,满足周边居民需求。
征迁干部发挥了集体智慧和力量,更加棘手的庙宇征迁问题也迎刃而解。面对部分庙头提出帮忙搬迁的要求,新洲村经联社主任金新丰当即表态:“我们来搬!”3月10日,在村委书记金国、村长金昌航和金新丰的带头下,村干部们亲自上阵,完成了庙宇的搬迁,宣告新洲村光电产业基地项目征迁工作圆满画上句号。
敢于担当,不等不靠不要,在征迁过程中,高新区海西园征迁指挥部全体干部解放思想干、脚踏实地干,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干劲足、拼劲狠,展现出扎实的工作作风。
(来源:区新闻中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